刘强东杀入网约车!
来源:华体会app    发布时间:2025-04-25 14:27:10
详情介绍

  通过观察发现,用户只需在京东App主页简单搜索“打车”,就能发现“国内打车服务”选项,点击这里可以进入后,会跳转至名为“易车出行”的第三方小程序。

  在这个小程序里,用户都能够轻松选择国内实时打车、预约用车以及接送机等叫车服务。

  而且车型丰富多样,普通、舒适、商务、豪华等各类车型都有,同时接入了曹操、飞嘀、阳光等众多主流网约车平台。

  从详情页信息可知,“易车出行”是聚合类企业出行服务提供商,整合了国内百余家主流网约车资源,其主体为“上海途径信息技术有限公司”。

  不过,京东对此的回应却显得异常冷静:“2022年接入的第三方服务,暂无推广计划。”

  早在2022年,京东便低调接入了第三方打车服务商“易企出行”,但彼时的动作更像是一次试水,未曾激起波澜。

  有数据显示,2023年中国网约车市场规模约达3606亿元。市场呈持续增长态势,预计到2025年,网约车市场规模将突破5000亿元大关,用户规模亦将攀升至超过6亿。

  面对这样一个持续增长的市场,拥有3.88亿年活跃用户的京东自然不想错过分一杯羹的机会。

  更重要的是,高频的出行服务能有效提升用户打开京东App的频率,为京东到家、即时零售等业务带来流量,形成“高频带低频”的生态闭环。

  另外,目前多元化已是大势所趋,单纯的电商业务竞争愈发激烈,拓展新业务领域才能找到新的增长点。

  京东此时推出打车服务,正是顺应这一潮流,旨在打造一个集购物、生活服务于一体的综合性平台,为用户更好的提供更全面的服务体验。

  不过,很多人可能会疑惑,出行市场已有众多“老玩家”,京东这个“新人”凭什么来参与竞争?

  不同于滴滴自营模式的“重资产”,京东选择了一条更轻巧的路——不做司机、不买车,而是将分散的运力资源打包整合,用户一键呼叫,后台同时匹配多家平台车辆。

  这种“不把鸡蛋放在一个篮子里”的策略,既降低了前期投入风险,又能在极短的时间内迅速铺开市场。

  有网友实测发现,同一段行程,京东打车与滴滴的价格互有胜负:短途单京东更便宜,长途单滴滴偶尔占优。

  这种微妙的价差博弈,像极了电商大促时的“比价游戏”,只不过战场换成了出行赛道。

  有媒体报道,“易企出行”的运营主体——上海途径信息技术有限公司为刘强东投资关联公司。

  这家成立于2015年的公司,曾在2022年获得A+轮融资,而今依托京东的流量池,它正试图撕开网约车市场的裂缝。

  滴滴作为行业“老大哥”,已积累庞大的用户群体和司机资源,在市场占有率和品牌知名度上占据绝对优势。

  数据显示,截至2024年3月,网约车监管信息交互系统统计显示,滴滴市场占有率达75.5%。

  2024年一季度,QuestMobile多个方面数据显示,高德地图月活8.01亿,在地图导航赛道居首。

  如此庞大的流量,源源不断地为其打车业务输送海量潜在客户,让高德在出行市场也牢牢占据了一席之地。

  京东打车置身于这两大巨头的“夹击”之下,想要分得一杯羹,无疑面临着巨大的困难。

  早在2月11日,京东外卖就开启了“品质堂食餐饮商家”招募活动,宣布针对2025年5月1日前入驻的商家,推出全年免佣金的优惠政策。

  另有消息的人偷偷表示,“0佣金”政策目前正在部分城市推行,大多分布在在北京。而非北京地区的商家需先提交入驻申请,与平台签约,待所在城市开通服务后上线点起也可享受全年免佣。

  从千团大战到外卖补贴,从共享自行车混战到社区团购内卷,京东此番入局看似迟到,实则选了一个巧妙的时机。

  京东手握的筹码,不仅是流量与资本,更是一种“以用户为中心”的场景想象力:当你打完车去赴约,是否愿意顺手在京东买一束花?当你结束出差从机场返家,是否考虑预约一次京东养车的上门洗车?

  这场打车暗战,与其说是争夺市场占有率,不如说是布局未来十年生活服务的“基础设施”。

  特别声明:以上内容(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)为自媒体平台“网易号”用户上传并发布,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。

  40年前的上海车展!万人排队看首款桑塔纳,锦江饭店复印机被用坏,技术人员连夜手抄资料

  小卡21+11+6快船大胜掘金2-1哈登20+6+9约基奇23+13+13

  29分逆转!雷霆3-0灰熊SGA31+4+8,莫兰特15+5伤退成转折

  暴涨4500万!莫布里拿下DPOY 5年2.24亿合同秒变5年2.69亿!

  《编码物候》展览开幕 北京时代美术馆以科学艺术解读数字与生物交织的宇宙节律

  摩托罗拉海外发布旗舰折叠屏手机Razr Ultra,提供实木等四种材质

  “成功才是成功之母!”清华教授彭凯平:AI时代,孩子们应该拼感性的能力